menu

《自然》子刊:用任何抗溶剂制备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一般方法

2021-03-31

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(IAP)和德累斯顿电子高级研究中心(cfaed)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可重复制造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通用方法。他们的研究已发表在著名的《自然通讯》杂志上。钙钛矿是一类在19世纪初首次报道的材料,于2009年被“重新发现”,可以通过在太阳能电池中使用而成为发电的候选材料。从那时起,他们就席卷了光伏(PV)研究社区,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达到了创纪录的效率。这种改进是如此之快,以至于到2021年,经过不到十年的研究,它们已经实现了与传统硅器件类似的性能。使钙钛矿特别有前途的是它们的制造方式。在硅基设备很重且需要高温进行制造的地方,钙钛矿设备可以轻巧且耗能最少。正是这种结合—高性能 轻巧的制造工艺,这引起了研究界的兴奋。随着钙钛矿光电性能的飞速增长,留下了一些使商业上可行的技术所需的支持性发展。设备再现性是困扰钙钛矿开发的一个问题。尽管某些PV设备可以以所需的性能水平制造,但其他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制造的设备通常效率却大大降低,这使研究界感到困惑和沮丧。最近,来自新兴电子技术小组的Yana Vaynzof教授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,钙钛矿膜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基本过程会强烈影响光伏

比亚迪公布2项锂电池相关专利 提供负极制备方法提高循环性能

2021-03-02

2月26日,比亚迪及其关联公司公布2项与锂电池相关的专利,分别关注影响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问题和负极制备方法。第一项专利名为“一种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”,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8月21日申请,申请公布号为CN112420977A。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内部各结构层间存在的接触问题、极片中的掉粉问题,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,该锂电池将现有技术中分离的正极功能层、隔离层、负极功能层融合成一层,使得层与层间的接触转变为物质颗粒间的接触,减小了锂离子的传输路径,降低了电池内阻,还可避免因电池体积变化而产生的掉粉。根据专利摘要,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,包括正极集流体、负极集流体和活性功能层,活性功能层是由正极活性物质、负极活性物质和传导锂离子的物质混合得到,即本发明所提供的锂电池,将现有技术中分离的正极功能层、隔离层、负极功能层融合成一层,使得层与层间的接触转变为物质颗粒间的接触,减小了锂离子的传输路径,降低了电池内阻,还可避免因电池体积变化而产生的掉粉。第二项专利名为“一种锂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”,由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于2019年8月20日申请,申请公布号为CN1

2020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报告

2020-07-20

导读本报告分为两部分,第一部分: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概况;第二部分:全球主流动力电池企业。【核心摘要】本报告分为两部分,第一部分: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概况。纵观市场规模,装机量迅速扩大的同时,产能结构性过剩,行业向头部企业集中,无核心技术的企业将面临淘汰;纯电动乘用车为动力电池装机量的主要贡献力量,方形电池是主流,软包电池具备发展潜力;三元系锂电池占比超6成,高镍化成为主流方向。从技术路线看,正极减钴到无钴、负极加硅、电解液向固态方向发展;固态电池成本主要在于固态电解质研发,全固态电池有望在2030年以后实现商业化。产业链条方面,比亚迪刀片电池横空出世或推动磷酸铁锂短期出现增长,同时也面临着如何降本和提升密度的挑战,且需要技术和监管双管齐下,解决安全问题。第二部分:全球主流动力电池企业。中日韩企业优势明显,配套规模TOP10企业中,中国企业7家。其中,宁德时代供应链布局完善,配套客户广泛,公司拥有较强话语权,NCM811电池实现量产,无模组电池包成组技术获突破,与整车企业合资建厂,产能迅速扩张。松下配套体系以日系为主相对封闭稳定,客户深度捆绑特斯拉,与特斯拉合作研发圆柱电池,与丰田成立方形电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