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15日,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王双印博士来到化学电源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,并为全所科研人员、研究生做了题为“Novel Carbon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Devices”的学术报告。
王双印博士围绕其在高性能燃料电池电催化剂、多种非金属催化剂设计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汇报交流。一方面,他通过对催化剂载体(碳材料)的功能化,获得高分散、小粒径的负载型催化剂,对于催化燃料电池中的各种反应,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;另一方面,通过合理设计金属催化剂纳米材料的结构、尺寸等,进一步优化了催化剂的性能。他设计的多种非金属催化剂,可用于催化燃料电池或锂空气电池氧还原反应,此类非金属催化剂极大降低了燃料电池的成本,并且拥有完美的抗一氧化碳中毒、抗燃料渗透的特性。他在碳毡上制备的三维氮掺杂碳纳米管,可有效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的容量和能量效率,制备的硼氮共掺杂的碳纳米管阵列,可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,显示了优异的性能。
王双印博士于2006年从浙江大学本科毕业,2010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,此后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、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。王双印博士目前拥有一项美国专利,发表学术期刊论文24篇,其中17篇为第一作者,影响因子合计125左右,其中包括2篇Angew. Chem. Int. Ed., 1篇JACS,2篇ACS Nano等5篇影响因子大于9的文章,成绩显著。